长三角资讯网-汇聚长三角新闻资讯,传播商业价值

首页 头条 产经 行业 图库 城市 视频 关于
头条 快讯 国内 热点 综合 展会 预告 动态 推荐 最新

2025民办高中高质量特色发展现场会”在南昌成功召开

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和教育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为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2025年6月26日,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主办,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和南昌市民办教育协会协办,江西科技学院附属中学、南昌天行创世纪学校和江西省中山舞蹈中等专业学校参与协办的“2025民办高中高质量特色发展现场会”在江西南昌顺利举行。

据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胡卫;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名誉理事长唐江澎;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人大常委,江西科技学院董事长于果;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主席、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黄小华;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原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常务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朱建民;南昌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胡乐平等出席了现场会。来自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协会代表,以及全国各地的民办高中代表及相关单位等共20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由朱建民主持。

本次大会以“AI时代背景下的民办高中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对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探讨民办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通过主旨演讲、案例分享、专家对话等多种形式,深入交流了各校在智能化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创新实践与成效,展示了民办高中在办学理念、课程建设、师资发展等方面的探索成果。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胡卫莅临论坛并发表致辞,他对江科附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未来的世界不可预测,唯有教育,能够让我们告别困惑、迷茫,以其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面向人人,有教无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助力民办高中高质量发展。

胡卫致辞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主席、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黄小华提到,民办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全新机遇与挑战,应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拥抱科技变革,赋能教育创新;深耕五育并举,打造办学特色;坚守公益初心,筑牢安全底线,推动民办高中高质量、特色化和多样化发展。

黄小华致辞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原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出发,深入剖析了民办高中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使命与机遇。他表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的生命线,民办高中应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准确定位发展方向,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培育校园文化,在差异化发展中提升核心竞争力。

汪明致辞

南昌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胡乐平呼吁各方共建有利生态,推动民办高中扎根本地、融合区域、立足未来。他强调,应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服务学生成长,助力南昌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全国影响力的民办教育品牌。

胡乐平致辞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名誉理事长唐江澎作主旨报告,深刻剖析了教育理念需从“全科优秀”向“因材扬长”转变。他表示,面对不确定的AI时代,我们应回归教育本质,重视学生个性、兴趣与精神成长,避免“单一应试”导致“全面平庸”,应推动学生从知识堆砌者成长为拥有爱、同理心与创造力的大写“人”。他强调,教育不应只是培养“有用”的人,而要培养有爱、有创造力、有自我价值认同的人才。

唐江澎作专家报告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作专家报告,他表示,教育强国背景下,高中教育作为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键枢纽,必须实现价值使命的重新定位。他强调,高中教育应回归基础,注重全面发展、面向人人、培养基本能力与社会适应力,重塑良性教育生态,破除“唯升学”的单一评价标准。面对当前“优质资源内卷”等问题,他提出,通过发展综合高中、推进分类招生、振兴县中、强化数字素养等路径,推动高中教育格局多样化发展。

王烽作专家报告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副理事长、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信生作专家报告,他表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应坚持寻找“那些不变的本质”,以数学视角理解AI的底层逻辑,即为大数据库、算力与算法。他强调,教育管理同样应遵循理性与逻辑,提出“正确未必有效”“关注统计规律”“避免幸存者偏差”等十项管理原则,倡导校长和教育者在实际行动中追求“有效的正确”,以科学精神和正面价值引领学生成长,在持续迭代中不断优化教育生态。

刘信生作专家报告

江西科技学院附属中学校长胡云翔以“认真办一所学校,办一所认真的学校”为题,分享了学校十年来在高质量发展上的探索与实践。他围绕“政策好、管理好、定位好、理念好、师资强、机制活、作风实、路径优、队伍好”等“九好”经验,深入阐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强调“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文化理念和“高考引领、奥赛突破”的发展路径。他表示,民办学校要在机制创新中走出特色之路,以务实、敬业、担当的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胡云翔作主旨报告

 BrainCo强脑科技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哲作主旨发言,围绕“科技如何赋能教育”展开分享。他提到,科学教育的本质,是以问题为起点的跨学科解决能力培养,未来脑机接口将如新能源车般深刻改变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作为国内领先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独角兽企业,强脑科技十年来深耕脑科学与教育融合,致力于让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进校园,拥有哈佛背景的科研团队和全球布局,还将前沿技术转化为适配中学课堂的教具和课程体系,赋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李哲作主旨报告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为江科附中亲笔题词,以学术风范寄托深切期许。因未能亲临大会现场,题词由明远研究院秘书长关超转达,并由高中分会名誉理事长唐江澎代为转赠胡云翔校长。

26日下午,大会分设“AI时代数智赋能教学变革”与“学校品牌塑造与影响力提升策略”两个主题论坛,深入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品牌价值构建。

在“AI时代数智赋能教学变革”分论坛中,来自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希沃)、杭州市湘湖未来学校、上海存志学校集团的代表分享了各自在教学数字化转型、课程重构与管理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分论坛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副理事长、部市共建民办教育协同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熊莉娜主持。

熊莉娜主持分论坛

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希沃)副总裁魏振水深度分享了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学变革趋势,他表示,AI正加速推动教学范式重构、教师角色重塑与学习生态升级,教育应坚守“育人”初心,推动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以人为本,共建面向未来的智慧校园生态。

魏振水分享

杭州市湘湖未来学校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梅亚民从一线实践出发,分享了学校在AI赋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学场景重构等方面的探索。他强调,教育应回归理性,超越技术焦虑,实现技术工具与育人目标的深度融合。

梅亚民分享

上海存志学校集团同洲模范学校总校长王燕分享了AI赋能下学校在文化建设、课程重构、教学革新与德育评价等方面的系统探索。她强调,教育应在技术驱动中守住人文温度,以智慧校园建设为依托,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责任感强的AI时代公民。

王燕分享

杭科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赣州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赣州前沿学校校长、二级教授罗晓晔深入分享了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并提出“职普融通+高端培训”三位一体办学模式,通过打造产教融合生态,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与实训基地,着力培育契合区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数字人才,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民办职教标杆学校。

罗晓晔分享

长沙市明达中学教科院院长、教学副校长张雪林分享了学校在AI赋能下的教学变革实践。明达聚焦“纸笔采集+平板反馈”双系统建设,探索课堂数据可视化与个性化学习路径,打造课前、课中、课后的闭环教学生态,提升学习效率,推动学生自主成长。

张雪林分享

在“学校品牌塑造与影响力提升策略”分论坛中,来自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兰州海亮实验学校、剑桥文理与剑桥艺术学校、江西省中山舞蹈中等专业学校、创新教育集团、重庆市巴川中学校的代表分别围绕“学校升级”“质量提升”“品牌进阶”进行多维度探讨,观点独到、案例丰富。分论坛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常务副秘书长白雪主持。

白雪主持分论坛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副校长陆凯从“找人、用人、养人”三个维度,分享了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系统思考与实践。她表示,AI时代教育的核心仍是“人”,唯有营造尊重个体、激发潜能的生态系统,才能让教师焕发专业生命力,推动学校持续涌现与高质量发展。

陆凯作主题演讲

兰州海亮实验学校校长杨玉红深度分享了五年办学实践,她提出,海亮学校通过强化备课组教研和推进年级部实体化管理,推动学校走向高质量、有温度的发展路径,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成长为驱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实现了从“被观望”到“被认可”的跃升,彰显了民办教育的活力与前景。

杨玉红作主题演讲

剑桥文理与剑桥艺术学校执行董事黄伟在主题演讲中提到,校长带来的是短期声量,而真正支撑品牌长期发展的核心在于稳定的管理团队、成熟的师资体系和持续的文化建设。他强调品牌应脱离对个人的过度依赖,构建统一的视觉体系、延续性活动与清晰的课程辨识度,打造学校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黄伟作主题演讲

在圆桌论坛中,江西省中山舞蹈中等专业学校校长潘玲春,创新教育集团董事长、总校长金鹰,重庆市巴川中学校总校长郭洪,分别分享了学校在品牌升级过程中的实践探索与经验路径,并围绕学校品牌建设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资源推介会中,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希沃)高级客户顾问刘珂君展示了AI在课堂中的深度应用,推动教学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法国大学理工学院联盟中国代表处副主任王晓杭分享了以实践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经验,助力构建产教融合育人体系;香港博雅国际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黄绍乾深度剖析了DSE课程在内地的落地探索,为学校打造多元升学路径与国际融合教育提供了新范式。

27日,主题为“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的平行论坛一在江西中山舞蹈学校顺利举行,论坛在学校学生带来的热情洋溢的歌舞表演中拉开帷幕,聚焦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如何在坚守本源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路径。

江西省中山舞蹈中等专业学校校长潘玲春致辞,他表达了对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信任的感谢,并表示学校始终坚持高质量、特色化办学,探索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融合的育人路径。

潘玲春致辞

江西省中山舞蹈中等专业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教学副校长梁姗姗作《文韵滋养,艺心绽放——江西中山舞蹈学校“双优”教育的成功之路》主旨发言;剑桥文理与剑桥艺术学校执行董事黄伟作《艺术教育的意义与未来》主题演讲;武汉康礼高级中学教学督导蒋爱萍作《跨界共生,艺创未来——开启跨学科融合的艺术创新新征程》主题演讲。

专家点评环节,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朱建民总结了三所学校的共通优势:一是推行个性化、定制化教育;二是艺术与文化并重,注重学生长远发展;三是具备完善课程体系和强大师资。他表示,民办高中要实现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需突破发展瓶颈,明确办学定位,提升办学影响力和生源质量,真正实现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朱建民总结

平行论坛不仅展现了中山舞校的探索实践,也搭建起民办高中间关于艺术教育发展的交流平台,推动特色教育共建共享,致力于实现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未来发展。

27日,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主办的“2025民办高中高质量特色发展现场会平行论坛二”在南昌天行创世纪学校成功举办。论坛聚焦于“国际课程创新与人才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办学校校长共同探讨民办高中的未来发展之路。南昌天行创世纪学校董事长刘贺代表校方致辞,并向参加论坛的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刘贺致辞

南昌天行创世纪学校双语特色部校长陶娟娟作《以 A-Level 为锚点的国际课程创新实践》主题分享,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教学校长韩冬作《培养AI时代的学习者》主题分享,深圳梅沙双语学校校长贺海龙作《高端民办双语学校的文化选择》主题分享。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副理事长、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刘信生教授在点评中提到,校长们的实践展示了民办国际教育的三大突破:课程本土化需精细化设计,AI应作为提升思维的工具,双语教育必须根植文化自信。他强调,面对多重挑战,民办高中应坚守初心、深化课程创新,注重学生全面素养,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27日下午,参会代表前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开展党建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回顾红色历史,坚定教育初心,进一步增强了与会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最近更新

快讯聚焦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