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利周于上海圆满收官——呈现来自世界最南端的风味与文化
作为智利在华的旗舰级推广活动——“智利周”于本周日在上海圆满落幕,在新天地地区集中展示了智利最具代表性的美食、美酒与电影。为期一周、跨越四座中国城市的第十届智利周画上完美句号。

上海,2025年10月26日。 本周末,上海新天地街区被四十余个智利展位点亮,来自南美的水果、肉类、海鲜、葡萄酒及皮斯科酒等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与游客驻足品鉴,为第十届智利周的闭幕活动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智利周——这一旨在促进智利与中国更紧密关系的旗舰活动,在第十届之际于本周五抵达上海。智利大使巴布罗·阿利亚兰与智利驻上海商务领事阿尔贝托·卡尼亚斯共同主持了开幕式。

自开幕式起,整个周末期间,超过55家智利企业在上海亮相,其中43家在新天地区域展示了他们的产品和产品,包括三文鱼、贻贝、肉类、西梅和葡萄酒,以及本国标志性的葡萄蒸馏酒——皮斯科,彰显了智利多样化、高品质的食品。与此同时,活动现场还放映了智利电影,包括《惩罚》、《永恒的记忆》和《越狱协议》等影片。
在周五的开幕式上,阿利亚兰大使强调,本届智利周恰逢两个重要的周年纪念:智利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南美国家55周年,以及中智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周年。今天的智利周,代表着两国携手共建未来的承诺。

正在新天地举行的产品展览今日迎来了智利出口促进总局局长伊格纳西奥·费尔南德斯(Ignacio Fernández)的到访。他在本届智利周期间率领由30多家企业及出口协会组成的智利代表团赴华访问。

费尔南德斯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展示智利健康、安全、可追溯的食品和美味的葡萄酒,同时也展示我们的影视产业。”他补充说:“智利不仅拥有专业而充满活力的影视团队,还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从世界最干旱的阿塔卡马沙漠,到南部巴塔哥尼亚的冰原,再到安第斯山脉的秀美山谷与长达6000多公里的海岸线,都是天然的取景天堂。”

智利周在中国十年历程
本届智利周活动于本周一在天津启动,26家智利企业与近60家当地进口商举行了商务会谈。为期两天的议程包括关于创新、投资和农产品食品的研讨会,以及参观天津港和与关键意见领袖合作以提高智利产品知名度的互动推广活动。
周三,活动移师重庆,代表团与约70家中国潜在合作伙伴举行了商务会谈和研讨会。周四,另一场商务洽谈会在深圳举行,有近80家当地企业参与。代表团还举行了高层企业会谈,并对当地商超进行了技术考察。
在上海,2025年智利周的重点是向本地消费者展示智利产品和电影,同时还有西班牙语课程和其他文化活动,以加强智中两国之间的联系。

智利驻上海商务领事卡尼亚斯表示“十年前,智利周的第一届活动还只是几家企业在酒店会议厅举办的小型展会。如今,正如智利歌手维奥莱塔·帕拉在歌中唱到的那样——我们要感谢生活,感谢中国消费者对智利葡萄酒、水果、肉类及其他产品的喜爱。同时,我们我们也在积极寻求智利产品、服务的多样化,开辟新的商业空间,我们知道上海的消费者乐于尝试新产品,尤其是在美食方面,我们也一直在寻找让智利产品更适应中国消费者口味的方法。”

过去十年间,智利对华出口额增长了近两倍,去年超过370亿美元。尽管铜产品占据了其中近三分之二的份额,但非矿产品和服务对华出口增长更为迅速:包括车厘子等新鲜水果、三文鱼、贻贝和葡萄酒在内的食品出口额去年已超过42亿美元,增长逾两倍。与此同时,服务出口呈指数级增长,从2015年的400万美元增至去年的超过5100万美元。

智利驻华大使巴布罗·阿里亚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55年前智利与中国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非常牢固,特别是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来,中国已经成为智利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此外,智利也在大力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和出口,对年轻的企业家和创新人才提供相应的支持,未来除了食品和自然资源的贸易,希望智利与中国的贸易上升到更多维度,如科技、创意产业、绿色经济、服务贸易等,相信这些领域对中国和智利企业来说,都存在着巨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