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资讯网-汇聚长三角新闻资讯,传播商业价值

首页 头条 产经 行业 图库 城市 视频 关于
头条 快讯 国内 热点 综合 展会 预告 动态 推荐 最新

快递个人信息泄露—“网购理赔”诈骗的滋生皿

上海的李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淘宝客服的来电,问她是不是在某宝店买了一身衣服:“某某牌子、价格是1000元、蓝色群边有白色花纹,订单时间为2020年11月2日”,这位自称淘宝工作人员的描述完全符合李女士的购物信息。

随后,该人员称这一批衣服质量有瑕疵,工厂需要召回,让李女士在平台上申请退款。在得知李女士支付宝账号后,便有一个自称支付宝退款中心的经理加李蒙为支付宝好友,并给她发了一个相似度极高的“淘宝链接”,她在该链接上输入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密码等信息,不到十分钟,李女士银行卡上的8万余元即被转走。

D:360MoveDataUsersAdministrator.PC-20090217MEENDesktopxinxixielou1.jpgxinxixielou1

成小龙律师点评: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网购越来越多的辐射到居民生活中,尤其作为下沉市场的四五线小城市,人们的防诈骗意识普遍较低,而诈骗又具有隐蔽性、多变性、难以追讨性等特点,为后期维权增加了难度。我们在个人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个人信息的安全,可以采用昵称等信息留存的形式进行网购,这样当接到诈骗电话时,第一时间就能判定该物品是否为自己购买。从而起到保护自己财产和人身权益的目的。

D:360MoveDataUsersAdministrator.PC-20090217MEENDesktop信息泄露1.jpg信息泄露1

快递面单被批量售卖消费者姓名住址全在内

你知道快递单没撕会怎么样吗?一张快递可以延伸出很多个人信息,一个人的姓名、电话号码、住址等,而通过电话号码还可以找到微信、支付宝等账号,通过家庭住址或工作地址,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职业、收入情况等,也可据此得出消费习惯、经济能力等信息。这样轻则个人信息泄露,重则被不法之人利用。

成小龙律师就曾代理过一位女士被陌生人骚扰的案件,后发现嫌疑人是通过快递单上的地址进行跟踪,所以尤其是租房独居女生,更要注意快递单上个人信息的保护。

个人信息被明码标价在网络上进行售卖,构成了网络诈骗的第一环节,不法分子通过购买个人信息,精准定位被骗人群,例如:购买母婴用品的人,这类人群被认定为“好骗”,再以“发送赠品链接、需要银行账户信息”、“商品质量有问题,联系换货退款”等诈骗手段进行诈骗,最终形成完整的网络诈骗链。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避免快递泄露个人信息呢?

首先,寄快递时尽可能选择大型、正规、信誉好的快递公司。这些公司管理比较规范,在员工聘用上要求较高,工作人员稳定性高,后续若出现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关于责任的认定和赔偿也更有保障。

其次,取件时,地址可以相对模糊化,可选择仅留下小区名称,之后与快递员约定取件地点。

最后,你知道收到快递后,面单上的个人信息怎么消除吗?首先,一定要先涂抹掉个人信息部分再丢弃,或者集中起来定时统一销毁。其次,可以用花露水、风油精或马克笔消除面单上的字迹。千万不要将外包装上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随意丢弃,防止被有心之人捡到。

信息泄露4

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看快递个人信息“裸奔”

从立法角度来讲,国家也意识到目前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泛滥,所以近期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伴随着该法的施行,加大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明确了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在收集用户信息时,应提前告知并取得同意。

其也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在个人信息的处理中,个人信息处理者要采取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合法,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即:对于互联网平台和快递平台来说,之前的额外义务就变成了法定义务,一直处于停滞不前境地中的隐私面单能够在法律的强制力作用下,真正地发挥其“隐私”作用。成小龙律师建议大家可以关注《个人信息保护法》,能够更加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从妥善处理快递包装做起,切勿让盲盒经济带来的猎奇和惊喜变成“快递网络诈骗”的惊吓。





最近更新

快讯聚焦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